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又有专家建议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。近日,在“2023消博会新浪财经之夜”上,有专家提出“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,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”,颇具“争议性”的说法和稍显“强硬”的语气,一时间引发大量网友讨论。
先不论把子女比作“消费品”是否妥当,也不论部分专家动辄对年轻人“指手画脚”是否合适,一些网友在面对专家“奇谈怪论”时,展现出 “习以为常”的态度也许更值得我们深究。
此番言论登上热搜后,舆论场除了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“建议专家多生几个”的驳斥外,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。有网友感叹“不愧是专家说得出来的话”,有网友坦言“我都能猜到专家怎么说”,有网友劝慰“反正专家不会懂我们普通人的生活”。当公众见“怪”却“不怪”,当“愤怒”变为“惯常”,其中隐含着公众对部分专家脱离实际、脱离群众的无奈,也警示着整个专家群体公信力的透支。
之所以出现如今的割裂局面,离不开一些“荒腔走板”专家言论的屡屡“刷屏”。比如,“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住,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”“对少生甚至不生的年轻人,要辅以相应惩罚”“年轻人抱怨工资低,是因为能力不够”……这些专家建议中确实透着股“何不食肉糜”的居高临下,也颇有些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“脱俗”气息在,乐于揪着表面“现象”做文章,却鲜少触及背后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。“被冒犯”的次数多了,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心中,专家就该是这样“雷言雷语”、专家的建言也早已背离“科学”本身。
然而,专家的实际价值本不该被这些“奇谈怪论”所掩盖,那些具有真知灼见,心怀天下苍生的专家,也不该被少数“飘在云端”,不懂体恤民众的专家败坏了名声。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“仪器”,要维持好运转,需要“集众人之所长”。当新事物层出不穷时,我们需要专家释疑解惑;当人们因“未知”而不安时,我们需要专家以正视听;当社会发展出现问题时,我们需要专家科学研判。
真正的专家越是重要,如今整个专家群体“被群嘲”才越悲哀。
对于专家而言,要爱惜羽毛。公信力就像玻璃制品,美好却易碎,需要所有专家共同呵护。建言献策前,不妨多些换位思考,少些质问指责;多问几句“为什么”,少说几句“凭什么”;多提一些“参考建议”,少给一些定性式、绝对式的“命令要求”。毕竟,在很多问题上,专家可能是“过来人”,但不是“当事人”,孰是孰非还得留待公众自己体会。
对于公众而言,要警惕“一棍子打死一船人”的极端思维。虽说很多专家建议确实让人“啼笑皆非”,但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也不是个好建议,颇有些“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”的意味。公众应当提升的是观点的辨别能力和选择性吸收能力,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作为自身科学决策的基础。
希望在不远的将来,人们提到专家时,想到的是见“贤”而思齐,而非见“怪”却不怪。
X 关闭
- 1、公众见怪不怪 是专家的最大悲哀
- 2、精选!宝宝树内讧:CFO爆料公司造假上市,扯出复星系结构单疑云
- 3、天天热文:华塑控股:截至2023年4月10日,公司股东数量约为3.7万
- 4、张家界“现场第一目击者”急救培训走进校园-天天观点
- 5、【环球热闻】地铁设计:截至2023年4月10日,公司股东总户数(未合并融资融券信用账户)为14,494户
- 6、热点聚焦:考研班主任工作计划(精选3篇)
- 7、魔兽地图太大玩不了怎么办视频_魔兽地图太大玩不了怎么办
- 8、情人节送男友什么礼物:焦点信息
- 9、商品期货收盘多数上涨,沪镍、不锈钢等涨超2%,苹果跌超2%
- 10、年轻人想要的性能和经济,长安UNI-V智电iDD都能满足!
-
兴隆水利枢纽通航十年 “智慧船闸”助力汉江水运
2023-04-12
-
完胜姆巴佩!哈兰德锁定三大金靴,实现两目标,可压梅西夺金球
2023-04-12
-
当前时讯:钛白粉龙头年内第三次宣布提价,多方利好或助推行业逐渐复苏
2023-04-12
-
环球快资讯:2023年二季度网综市场趋势观察
2023-04-12
-
【环球快播报】不管你是否学佛,这两个地方你要少去!
2023-04-12